Ta们,师德之光!
✦
✦
✦
编者按:一腔热血,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重师大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耕耘者,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播种希望,浇灌未来。他们爱岗敬业,孜孜以求;他们爱生如子,春风化雨;他们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他们以高尚的师德和卓越的教学艺术,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他们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通过近期系列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热爱工作、关怀学生、忠诚学校的好老师,聆听他们躬身教育的动人故事。
经各分评审委员会认真组织提名与推荐
校评审委员会评审、全校公示
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等程序
学校决定
授予10名教职工
“重庆师范大学第九届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并予以表彰
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立足“四心”德育树人
✦
✦
✦
师德标兵小档案
孔庆茵,中共党员,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思政课教学部主任兼纲要教研室主任。美国丹佛大学中美合作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课程。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重庆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最受毕业生欢迎教师、巾帼标兵等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1项、重庆市课题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关心学生成长、爱生如子。孔庆茵老师以“爱生如子”的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她助2019级李博文同学一臂之力,成功考研调剂至华侨大学,展现出作为导师的温暖与力量;她创新性地聘请田春艳、施珊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助教,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孔老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友谊,鼓励他们面对考研的挑战,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她用歌声为思政课堂注入活力,深得学生喜爱,学生亲切地称呼她为茵茵姐。
作为本科生导师,孔庆茵老师积极践行本科生导师“五位一体”职责,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和心得交流会。她设计的“六个一”计划——每学期上交1份读书笔记(专业书)、1份上学期总结、1份下学期计划、1份假期感言、1份读书报告(马经典)、1份书法作品(毛笔、钢笔各1份),展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她逐一阅读后,再和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孔老师的付出也收获了硕果:2017级所带4名学生中,1人保研,2人考取研究生;2019级所带15名学生中,13人顺利升学或就业。多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春湖”杯校级立项等各类荣誉。
在研究生指导方面,孔老师同样倾注心血,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认真履行导师职责。32名研究生在她的悉心指导下,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1人论文获校优秀论文,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市级三好学生,数人获得一等奖学金,还有校级研究生科创项目立项、指导学生论文参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等。
专心本职工作、勇于担当。在担任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期间,孔老师编制了《实践教学学生手册》《实践教学教师手册》,起草了《重庆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等文件,推动了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三单”(单列课程、单独考核、单独学分)模式的实施,开创了学校思政教育的新篇章。
作为思政课教学部负责人兼纲要教研室主任,孔老师不仅成功申报并获批学校首批在线开放课程,更进一步主持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3门市级一流课程,其中2门被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www.chinaocc.com .cn)选用,惠及四万多学生。
静心科学研究,助力教学。孔庆茵老师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理论探讨》等期刊发表近30篇文章,其中4篇A刊,1篇北大核心,2篇被SCI收录。她先后主持国家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5本,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用教程》(第三版)(副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荣获重庆市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孔老师用科研反哺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热心公益服务,奉献社会。孔老师担任多个社会团体的重要职务,包括重庆市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指委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川渝行政分会副会长。她积极参与社区宣讲、线上学习辅导、心理疏导活动等公益活动,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展现了教育工作者的公益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扎根基础教育 匠心培育人才
✦
✦
✦
师德标兵小档案
叶志强,中共党员,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公派加拿大访问学者、重庆师大博望青年学者,支部书记。从事小学教师教育23年,曾讲授《小学数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等近10门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市社科规划等省部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重庆市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各1项,曾获市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2次获得重庆师范大学教学比赛一等奖、1次校级二等奖、1次市级三等奖,多次获得“重庆师大最受毕业生欢迎奖”“优秀本科生导师奖”“教学优秀奖”等。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叶志强老师始终坚守在小学教育一线,以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为光荣的使命,带头关注教育改革,将爱国家、爱教育、爱乡村等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他被评为首届“重庆师范大学最受毕业生欢迎教师”,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本科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叶志强敢于担当、任劳任怨。小学教育数学专业方向师资少、课程任务重,有很多发展困难,让叶志强老师的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近4年,他每年本科平均课堂教学时数均在400学时以上,先后任教近10门小学教育数学方向主干课程,课程量远超学院教师平均工作量。但叶志强敢于担当,有计划、有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带领小学数学教育系连续多年获评优秀教研室。
为促进教学发展,叶志强积极进取、主动作为。自学Geogebra、几何画板、雨课堂……他的课堂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技化,越来越有趣的同时也让他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都在不断发展进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他的指导下,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比赛奖励5次。叶志强也多次获得 “重庆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所授《小学数学教学论》为市级一流课程课程、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分析》为重庆师范大学一流课程。
叶志强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服务专业发展”的理念,在服务好小学教师教育20余年的同时,聚焦小学教师数学知识、基于数学的跨学科知识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他已在《比较教育研究》《数学教育学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小学教师培养相关内容的多篇专业论文。先后成功申报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等近10项科学研究项目。
“从基础教育中来、到基础教育中去”,叶志强坚持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加“接地气”。长期带队在酉阳、巫山等地的一线小学进行实习研习,认真听取一线小学对于小学教师培养的建议和呼声,主持实施小学教师国培省培项目10余项,培训新疆、西藏、河南、重庆等省市自治区的500余人次的小学骨干数学教师……叶志强的努力得到了广泛认可,更让基础教育得到更多的推广。
二十三年如一日,三尺讲台扎深根。未来,叶志强将继续深耕小学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让知识的光芒在祖国大地的各处熠熠生辉!
创新为学,真挚为师,师生双向奔赴
✦
✦
✦
师德标兵小档案
任缙,中共党员,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专题研究(硕士)、专业英语(硕士)。重庆市教学新星奖获得者,重庆师范大学博望学者教学名师,近3年获得了重庆市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省级竞赛奖6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校级教学竞赛奖13次,3次获评最受毕业生欢迎教师,连续7年获教学优秀奖,连续3年获得优秀本科生(硕士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科研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4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教学方面主持省级质量工程4项;主持市级(重点)、校级教改项目4项。
任缙老师,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一流专业——经济学专业的专任教师,同时也是全国样板支部——经济学教工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一位在教育与党务工作中双线绽放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她主持多项一流课程,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并获奖。她致力于课堂内打造精彩课堂,教学科研互促互进;课堂外真诚培育学生,有效落实“三全育人大课堂”。
“只有对教师这份职业心怀敬畏,才能真正做到创新为学、真挚为师、尊重学生。”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任缙老师运用经济学原理生动讲述“中国故事”,打造“立德树人”“经世济民”的生动课堂。尽管已有15年的教龄,她依旧保持着上新课的热忱,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堂的前沿性和吸引力。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反馈,正是对她教学魅力的最好证明。
任缙老师的教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学生中间,更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得到了认可。她多次代表学校参赛,荣获重庆市教学新星奖、重庆师范大学博望学者,近3年获得重庆市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省级奖项6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校级教学竞赛奖13次,连续7年获教学优秀奖,连续3年获得优秀本科生(硕士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同时还入选了学校教学质量督导组专家。
真诚培育学生,师生双向奔赴。“学生和老师其实是双向奔赴的关系,你的一切学生其实都能感受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任缙老师会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困惑,她悉心倾听,给出建议给予帮助;学生需要发展机遇,则尽己所能提供更好的平台。专业课学习难,就业前景迷茫了,考研志愿怎么填,面试没信心......“要不跟任老师约一下吧,问问任老师”,是很多同学共同的选择。近年来任老师在考研、就业辅导等方面开展学生辅导会30余场,“一对一”累计帮扶指导学生就业100余人。“刚柔并济,认真而真诚,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也就会非常愿意信任你,自然就是师生双向奔赴。”任缙老师说。
任缙老师认为教学和科研不是分割的两条线,二者应是相辅相成。在教学中,任老师按照“新文科”和课程思政的要求,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前沿教育理念和方法。近3年来主持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省级质量工程4项,主持市级(重点)、校级教改项目4项,出版教材1部。她对一流课程和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推动了经济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创新构建了“道路自信-使命担当-法治思维-学科情感”四维一体的新文科经管课程思政体系,并带动经济学优质课程群建设。相关建设经验也在陆军勤务学院等院(校)进行了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
在科研方面,任缙老师围绕“数字经济”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近年来任老师主持了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并出版专著1部。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她的教学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前沿论文和课题的机会,提升了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课堂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任缙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她鼓励同学们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形式,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她连续8年担任了学院“演讲与口才”社团辅导老师,多次担任“挑战杯”评委和指导老师,并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计划投入实践,近3年帮扶指导6位学生成功自主创业。作为一线教师代表,她在全校“学生工作大会”上介绍了专任教师参与学生“第二课堂”的指导经验和心得体会,深受师生好评。
专业是立业之本,敬业是立身之本,敬畏是立德之本。“我深知,要想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很长的路要走”,任缙老师说,“我愿意用我的专业和耐心,关怀备至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们年轻的心灵,像火种般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陪伴学生一步一步踏实的向上攀登!”
以生命铺展教师职业的旅程
以好奇拓展教育知识的边界
✦
✦
✦
师德标兵小档案
刘建银,中共党员,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教育政策与法律》《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以及“国培计划”项目,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70余篇,长期承担。曾获重庆师范大学优秀教师、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五四青年红旗手、重庆市学科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以及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或荣誉。
刘建银老师至今已在重庆师范大学教坛值守耕耘近20年,历览徐徐过往的岁月,他越来越从内心体会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他相信,一个人如果遵从内心的召唤,将他的生命体验与职业相融合,使他的职业追求与价值观、人生观一致,即便没有大的作为,但这份源自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生命对事业展开的原始好奇,最终将激励个体走得更远。
大学就是处处激荡生命和促发好奇探索的最佳舞台,青年学生是最有活力的人群,焕发出生命的朝气。刘建银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认识到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生命的自觉,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因为学生的内在动机是学习深度和专业性的关键。
在日常教学中,刘建银老师注重个体生命对教育的体验,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能力和思维启发,鼓励学生在辨析、讨论和合作中用知识解释教育现象,在观点碰撞中归纳和生成知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刘建银老师的教学不仅限于课堂,他还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刘建银老师认为,因为有了学生,自己才成为了老师,学生就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好的老师。因此,他对所有学生都倾注了大量精力,无论是在课程指导还是在论文写作阶段,都提供耐心的帮助和支持。
保持对教育生命和教育现象的好奇,刘建银老师不断拓展自己知识的边界,跨学科寻找知识探究的新生长点。他不仅在长期开展的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还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如在新闻传播学中了解内容分析法,在社会语言学中了解批判话语分析,开展针对高考标语、国家教师的媒介形象、学生伤害事故的媒体报道、自媒体中教育广告的叙事特征等。
在指导学生完成质性研究的过程中,他也大量涉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经典案例,极力主张学生从个体教育生活史、生命历程和日常生活等角度开展有血有肉、有温有情的研究。刘建银老师坚信,尽管知识的探索可能看似分散,但最终会在每个人有限的头脑中形成独特的体系性框架,进而给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自然、理解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
在传播优秀文化、服务社会方面,刘建银老师同样不遗余力。他不仅连续6期为“中国—新加坡卓越校长培训班”授课,还主持承担了“国培计划”教师和校长的培训项目,其学术讲座在西南大学、树人小学、重庆一中等单位广受欢迎。
在学校和学院的日常工作中,他同样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性,无论是参与学校审核评估报告的撰写,还是学院重点学科的申报与评估,他都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长期发挥着骨干作用。他的动力源自于对生命热情的追求和对学理问题的不懈探索,这种探索精神不仅推动了他在服务社会和管理领域的研究,还促使他形成了研究生前沿的专题课程,实现了研学用良性循环的有益尝试。
师德传承、创新育人
✦
✦
✦
师德标兵小档案
陈君,中共党员,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研究生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成员,重庆市外文协会会员,校基础教育研究专家,校教学督导。先后主讲《英语教学法》等课程5门;主持各级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1部,参译译著1部,参编教材3部,获教学成果奖3项;获全国教学比赛二等奖、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三等奖,指导本科生成功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性地做好支部建设。陈君老师于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学校首批“双带头人”担任支部书记、学院党委委员,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先后参与策划、组织学院的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其中,“走新更走心—多语种讲述党史故事”被市教委专题简报登载1次、被主流媒体华龙网报道1次,2022年开展的“重庆师范大学红途译旅团开展双语视频宣传活动”被中国新闻网报道。
陈君老师不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个性化服务、精准化帮扶的独特方式凝心聚力,先后吸收1名教授(博士)、1名少数民族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续助力本支部2名教师获评教授、2名年轻教师获评副教授。任支部书记期间,始终秉承“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带领所在支部的党员同志在学院英语(师范)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高质量通过师范专业认证等重大中心工作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注重教书育人,做好师范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陈君老师落实立德树人,勇挑教学重担。2018年来校工作以来,承担了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层次五门课程授课。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共计155名、本科毕业论文26人;担任26名本科生导师;担任34名硕士生导师,无一人延迟毕业。先后指导了近1000名外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实训,帮助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她所带领的团队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包括“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川渝杯、重庆市高校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在内的全国性与省部级赛事获奖50余人次,指导2019级本科生徐乙茹团队成功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并顺利结题,真正践行了“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的初心使命。
注重团队打造,落实教师教育课程群建设与人才培养。陈君老师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一直深耕在外语教育学领域:先后主持各级科研、教改、课程思政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译译著1部,参编教材3部,获教学成果奖3项、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带领团队所做教学设计获得全国高校外语教师赛课比赛评委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指委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总主编孙有中教授的高度认可,他在全国各地宣讲中多次将该教学设计作为范例进行展示。
陈君老师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外语教育的深度融合,赋能学科“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提升。牵头开发并实施了“英语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课程建设本着“能实不虚”的原则,围绕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针对高中英语真实教学中的 5 种课型,有效解决师范生在未来工作场景、职业发展所需要,但在高校场域内未能解决或不能完全有效解决的问题。组织团队编写10 个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建设英语师范生微格教学典型案例库(视频+3000个),实现了外语师范生人才培养教、学、测、评、库一体化推进。
强化多元协同,服务地方教育教学研究。陈君老师现担任教育部西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联盟校英语学科负责人,定期组织西部6个师范院校线上虚拟教研活动与对长江师范学院的对口帮扶;担任全国教学论学术委员会理事、中国ESP学会重庆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外文协会常务理事、校基础教育研究专家、校教学督导,践行专家引领,定期展开校内外交流;多次担任全国田家炳杯、重庆市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重庆市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大赛评委;多次为研究生、兄弟院校、国培市培中小学骨干英语教师做讲座;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次并做大会发言,获学界同行好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春风不灭,故事不息
山不让尘,海不辞盈
育人成才,重师一直在路上
来源 | 党委教师工作部
封面 | 罗仕福
排版 | 文柳集
执行编辑 | 董虹麟 葛伊玲
责任编辑 | 胡帆 孙小珂
声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推送内容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其余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65362723。
往期回顾